新浪微博、微信成功的经验已经说明,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同质产品只有老大没有老二。新浪微博上线后,腾讯、网易、搜狐都推出过微博产品,但无一例外都退出了。
遥想当年,这款仅比新浪微博晚了8个月的产品一度也有自己的辉煌时刻。腾讯在2011年年报中称,腾讯微博在2011年年底注册帐户数达3.73亿,打败新浪微博、网易微博、搜狐微博,成为中国zui大的微博。然而不到三年,腾讯微博事业部便面临解散。
一共活了10年,后6年一直处于“植物人”状态,腾讯微博“正式关停”的公告一出,相比惋惜,更多的声音则是惊讶,“原来腾讯微博还在”。这让人不禁感慨,腾讯微博十年间都经历了什么?
如今评论这个产品,都要加一个“想当年”的前缀。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,即使与QQ空间打通,腾讯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依旧低下,由于QQ用户的画像普遍低龄化(中小学生),使其社区氛围和发言内容也较为低龄化。新浪微博早些年通过几次大的社会话题积累起了影响力,与之相比,腾讯微博当年在重要的舆论场上,几乎没有太多声音。
“这批QQ用户需要的是扩列,是通过社交来找存在感,而不是发言。”zi深产品经理判官称,这是腾讯微博迭出大众视线的原因之一。
不仅如此,在这10年间,即便腾讯每每倾全集团之力扶持腾讯微博,却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,接连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的红利。
这让曾经的腾讯微博事业部员工徐清感到遗憾,“我们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的,是被自己的错误拖垮的”。
判官分析道,腾讯每一次做新产品时,都是建立在其平台的优势上进行大水漫灌,这种方式太过粗放。“这就相当于能不能长出好庄稼,完全依赖于它灌的这块地肥不肥。”
不过,虽然打败了腾讯微博,但新浪微博的趋势也没好到哪里去。去年,曹国伟在新浪内部年会上感叹,“我们对微博正重返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中心舞台感到非常自豪。”但一家独大的新浪微博,在直播、短视频折戟,净营收和用户增速放缓,过度依赖广告的困境下,如何在下一个十年,继续留在舞台中心呢?
你看,腾讯作为一个巨头,也面临这么多的无奈。
在与新浪微博的“肉搏战”中,腾讯微博完败,但不管事业群领导还是总办领导在内外部表态中,均对腾讯微博团队的努力予以肯定,称“成功阻截了竞争对手,为微信发展壮大赢得了时间”。在《腾讯传》中,马化腾曾说:“因为有微信,所以,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。”
结果是,腾讯微博逐渐被战略边缘化,2012年腾讯年报封面上,腾讯微博的图案被换成了微信。对手新浪微博于2014年3月27日正式更名为“微博”,并于一个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。
错失移动化良机的腾讯微博zui终决定放弃挣扎。在焦虑与挣扎中,腾讯微博团队接手了另一个产品——微视,准备抢跑短视频赛道。
2013年,被Twitter收购的Vine成了App Store增长zui快的产品,上线不到一年用户量便达4000万。紧随其后,2013年1月,小影上线,在10个月内收获注册用户超100万;2013年8月,新浪微博内置秒拍应用;同年9月,腾讯微视上线。
为了推广微视,腾讯再一次倾集团之力拿出流量和渠道资源扶持,但当年微博“大V”的那套打法,显然不足以制胜短视频领域。2014年下半年,在美拍和秒拍的两面夹击下,腾讯又取消了微信对微视的资源支持,2015年3月,微视产品部被降级并入腾讯视频,微视再次被战略放弃。
但走在移动互联网前端的微博,就顺利迈入黄金时代了吗?
2016年11月,微博1.2亿美元投资一下科技,通过后者的一直播和秒拍入局直播及短视频领域。微博2016年Q2的月活达到2.82亿,仅次于微信、QQ等应用。
随之而来的2017年,短视频崛起。头条系的抖音、西瓜视频、火山小视频先后入局;腾讯战略投资快手后,微视停止全部服务。2018年,微博入局的秒拍在短视频市场的渗透率排名降到第九,掉出di一梯队。2018年4月2日,腾讯微视重启,4.0版本上线,而这个时候,短视频几乎已经成了抖音和快手两家的天下,微博和腾讯微博再次错失短视频的机会。
这一方面是微博们的短视频产品还是以横屏为主,但是抖音、快手一开始就布局移动端的产品,“光一个竖屏就能够在用户体验上超出微博们很多。”判官表示。
另一方面,当年的微视和秒拍仍在强化媒体属性,请明星、大V入驻,大部分用户只看不拍;而美拍开发了美颜功能,让用户自己玩得不亦乐乎,在当年完胜微视和秒拍。“互联网产品的核心是用户,没有满足用户需求,没有解决痛点,产品不会成功。”徐清称。
互联网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,新浪微博曾借助其较强的媒体属性,在社会重大事件中发挥广场效应,但发展至今天,接二连三地失去热门赛道的机会,被垃圾营销号、自动塞僵尸粉、买热搜等行为反噬的微博,更像是明星热度排行榜,粉丝给偶像刷热度的聚集地,微博正在失去其发声渠道的独特性。
微博从萌芽到兴盛,背后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交棒,微博从鼎盛到衰退,背后是短视频浪潮的兴起。上一个时代的胜者都积ji做了尝试,但幸运之神又会一直眷顾谁呢?不变的唯有,胜者高歌猛进,败者黯然退场。